當前台灣產業困境之根本原因與解決之道

By | 2016-08-05

作為一個1989年入行的股市參與者,我看著台灣不少企業茁壯,成長,也看著不少企業繁華落盡,當愈來愈多人在討論當前產業困境的時候,我想從企業發展歷史的角度,跟大家分享我作為一個研究員,對這個問題的觀察,我認為,台灣當前的問題在於以往的成功模式,在新的產業環境下,不見得會work,但擁有資源的人,因為同溫層效應,並不覺得有任何改變的必要,要改變這樣的結構,必須讓整個系統更開放,資金的流動更有彈性,引進更多不同的業別與新的公司,創造新的典範,讓這些新的典範漸漸改變產業的思維與結構,這樣才能創造新的機會,面對新的挑戰。

美國當代企業歷史學家Alfred Chandler在他的著作”戰略與結構”這本書中,提出了一個很值得大家深思的觀察: 企業追求效率的極致會帶來僵化。

他觀察了美國百年的企業歷史,然後他發現,在不同的經濟發展時期,企業的堀起,往往是因為這些企業的戰略,符合了當時特定市場的特定機會。

但後來市場改變了,這些有輝煌歷史的企業大量地走向衰敗,原因在於:

戰略的成功帶給企業壯大,壯大後的企業,會有自己的規章制度,雇用的員工,也會越來越是同一類型的人,這些人有同樣的價值觀,同樣的view,所以也會有同樣的盲點,他們最在意的是維持公司的結構,因為這是他們最熟悉最感到舒適的。

這樣心態,會讓公司的管理階層,越來越把注意力放在公司內部事務,希望公司的運作更有效率,但對於不斷改變的市場,也因此而無法投入太多心力,結果公司的結構發展到極致變成很有效率,但很需要穩定。

效率的追求有其極致,而隨著時間的拉長,市場不會穩定,只會改變,當改變創造出新的機遇時,這些企業不會是站在趨勢上對的那一邊。

我在研究台灣上市公司近三十年來的發展歷史時,發現Alfred Chandler的觀察,很符合目前台灣企業所面臨的困境

這三十年來掛牌的公司,大多數的戰略不脫以下幾個方向

一,以軍事化的管理,世上最低的製造成本,大量及彈性的產能,為全球知名品牌代工。包括電子五哥,大量的電子產品組裝業者,製鞋業等都是這一類型。

二,在高速成長的產業供應鍊中,找到其中一個關鍵零組件,然後不斷地擴大產能,並且與第一類的公司建構良好的供應鍊結構,不斷成長。包括PCB,被動元件,後來的面板,一些IC等,都是這樣的邏輯。

三,依恃政商關係,在壟斷性產業中,取得極少數的執照,靠特許執照賺錢,這種產業包括了水泥,金融,汽車,部份的房地產業者及後來的電信業。

 

這三類的公司,構成當前台灣股市的主要掛牌公司。

Alfred Chandler曾經舉了很多美國走向滅亡的大型企業作例子,提出了這些公司的共同特點:

“當這些公司管理者對於效率及穩定愈來愈依賴,效率能帶來的效益愈來愈低,最後必須透過不斷削減成本,而不是透過提高公司對客戶提供的附加價值來維持公司的營運”。

當年雷曼兄弟事件發生時,我們驚訝的發現,美國那麼多知名的金融業者,怎麼會如此雷同地犯著相同的錯誤,回頭看看我們的代工業者們,又是如何瘋狂地擴充產能到蘋果一轉單, 就從賺錢變虧錢。

當前台灣產業的麻煩在於,過往的成功經驗,讓擁有資源的決策者,還是相信上述三種成功的模式,才是台灣經濟發展的道路,但其實我們必知肚明,這三條路都快走到盡頭了。

台灣必須尋找新的發展模式,連鎖餐飲業是一個新的嚐試,生技製藥業是另一個新的嚐試,有人成功,有人失敗,但沒有關係,如果我們的制度愈開放,對失敗的容忍度愈高,如果我們愈能鼓勵創新,愈能鼓勵創業,就算只是創造了200家一年營業額五億的小公司,這200家公司都是一個新的機會,一個找到新的成功典範的機會。

作為一個投資者,我們從1500家公司裡,去尋找那些還在創造新附加價值的公司,放掉那些只會cost down的公司,然後祁禱這個社會,擁有資源的大人們,講話不要那麼大聲,不要一直堅持台灣必須繼續往他們覺得舒適的那個方向走,最重要的,不要再壟斷這社會愈來愈稀少的資源。

每當我看到一些不斷創新的公司,我對台灣依然充滿信心

但每次看到一些大老們在電視上不斷發表那些cost down導向的觀點時,我又擔心台灣一直沈醉在以往的成功模式而走不出來

天佑台灣!!